亚历山大(Alexandria)简介
亚历山大(Alexandria,阿拉伯语:الإسكندرية)是埃及第二大城市,也是地中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。它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,面向地中海,因其悠久的历史、文化遗产和战略地位,被誉为“地中海的新娘”。
历史背景
建立与希腊化时代
- 建立者:亚历山大大帝(Alexander the Great)
- 建立时间:公元前331年
-
历史意义:
- 亚历山大是由亚历山大大帝亲自规划并命名的,成为希腊化世界的重要文化和贸易中心。
- 公元前3世纪,托勒密王朝(Ptolemaic Dynasty)统治埃及后,亚历山大成为埃及首都,取代了孟菲斯(Memphis)。
- 这里融合了希腊、埃及、罗马、犹太等多元文化,成为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学术和商业中心之一。
罗马与拜占庭时期
- 公元前30年,罗马征服埃及,亚历山大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。
- 拜占庭时期,它仍是基督教的重要中心之一。
阿拉伯与奥斯曼时代
- 公元642年,阿拉伯人征服埃及,亚历山大逐渐衰落。
- 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(16-19世纪),城市影响力下降。
近现代
- 19世纪,穆罕默德·阿里(Muhammad Ali)重建亚历山大,使其成为现代埃及的重要城市和港口。
- 20世纪,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的文化、经济和旅游中心。
著名历史遗迹
-
亚历山大灯塔(Lighthouse of Alexandria)
-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,建于公元前3世纪,高达137米,曾是世界最高的灯塔。
- 灯塔在14世纪因地震倒塌,遗址部分沉入海底。
-
亚历山大图书馆(Ancient Library of Alexandria)
- 古代世界最大的图书馆,由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建立,藏书达数十万卷。
- 由于战火和侵略,多次遭到破坏,最终消失。
- 现代亚历山大图书馆(Bibliotheca Alexandrina)于2002年建成,以纪念这座传奇的知识殿堂。
-
庞贝柱(Pompey’s Pillar)
- 公元3世纪为纪念罗马皇帝戴克里先(Diocletian)而建,高约26米,是埃及最大的古罗马石柱。
-
凯特贝城堡(Citadel of Qaitbay)
- 15世纪由马穆鲁克苏丹凯特贝(Sultan Qaitbay)建造,坐落在亚历山大灯塔遗址上。
-
蒙塔扎宫(Montaza Palace)
- 建于19世纪,曾是埃及王室的避暑宫殿,现为旅游景点。
现代亚历山大
- 人口:约500万人,是埃及第二大城市。
- 经济:埃及重要的港口、贸易和工业中心。
- 文化:拥有众多大学、博物馆和文学机构,继续作为埃及的文化核心之一。
亚历山大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,承载着辉煌的古代历史和现代发展的双重魅力,是埃及最具历史底蕴的城市之一。